中文版 | 藏文版
当前位置 - > 首页 > 科普教育 > 科普园地

【科普】2025 年世界卒中日—— “尽早识别,立刻就医”


日期:2025-10-29 17:18:08  点击:  所在栏目:科普园地

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“世界卒中日”。 今年的主题为“尽早识别,立刻就医”,旨在促进卒中防治知识的普及,提升公众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意识。


卒中可防可控,科学管理是关键


卒中(中风)是急性脑血管疾病,分为缺血性(占 85%)和出血性两类,具有 “四高” 特征(高发病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致残率、高复发率),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。

危险因素防控: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房颤等患者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筛查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功能。

健康生活方式:倡导“三低一高” 饮食(低盐 < 5g / 日、低脂、低糖,高膳食纤维),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戒烟限酒,保持心理平衡。


快速识别症状,分秒必争救命


核心识别工具:

中风 120 口诀:1、脸不对称;2、单侧手臂无力;3、言语含糊。

BEFAST 国际版:B(平衡丧失)、E(视力模糊)、F(面部歪斜)、A(手臂无力)、S(言语障碍)、T(立即就医)。

高危场景预警:情绪激动、寒冷刺激、用力排便、熬夜、大量出汗等情况下易诱发卒中,需格外警惕。


即刻就医,把握黄金救治时间


时间就是大脑:每分钟约190万个脑细胞死亡,发病4.5小时内静脉溶栓可降低30%致残率,6-24小时大血管闭塞患者可动脉取栓。

急救行动指南:

立即拨打120,避免自行驾车

救护车优先送往有卒中中心资质的医院,确保“门-针时间”≤60分钟、“门-栓时间”≤90 分钟;发病后避免喂水喂药,保持侧卧位防窒息。


急性期精准治疗,开通血管是核心


再灌注治疗:

静脉溶栓:发病4.5小时内,按医嘱服用相关药物,功能恢复率45%-60%;

动脉取栓:适用于大血管闭塞,时间窗可延长至6-24小时,需通过CT/MRI评估。


全程康复管理,重获生活能力


康复黄金期:发病后24-72小时启动床边康复,最佳时间窗3 个月内,1年后效果显著下降。

多学科协作模式:

物理治疗(PT):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、改良太极拳(如 “白鹤亮翅” 动作改善上肢协调性)

作业治疗(OT):健侧带动患侧完成日常活动(如刷牙);

言语治疗(ST):旋律语调疗法改善失语;

心理干预: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抑郁焦虑,家属每日有效陪伴≥30分钟。

二级预防:坚持药物治疗,应用中藏药预防干预治疗,定期监测便潜血、LDL-C等指标,戒烟可使复发风险降低50%。


特别警示:卒中年轻化趋势


近年40岁以下患者占比从5%升至18%,长期熬夜、压力过大、缺乏运动是主因。年轻人出现头痛、眩晕、肢体麻木等症状易被忽视,需提高警惕,出现症状立即就医。


རྩོམ་ཞུས།   ཤིན་ཞའོ་ཀོང་།

审 核: 辛晓光

རྩོམ་ཁུངས། ཀླད་ནད་ཚན་ཁག
供 稿:脑病科
རྩོམ་སྒྲིག  དྲིལ་སྒྲོག་འཐབ་གཅིག་ཚན་ཁག

编 辑:宣传统战科


图片


qrcode_for_gh_301c0c3acd2c_430.jpg

分享到:
上一篇:【科普】早早老花的女性,更要小心这个“视力小偷”

下一篇:没有了

健康
热线

0971-8200897
7*24小时健康热线

0971-8201012
举报电话

hszyyjw@163.com
举报邮箱

关注
微信

关注公众号
顶部